24 / 10 / 20

你知道不准,但又期待能算准

新年的总结是目标,生日的总结是长大,长大是愿望,不知不觉就长成了一个大人。

一个人住第七年

去年写的时候用的是一个大标题,今年不再用这个标题,但是照例也会总结一下自己的时间,工作时间就不在统计范畴之内了,因为他不属于个人生活的部分,只有这个年度维度的总结才是跟生活相关,会看过去这一年自己到底有没有成长和变化,以及是不是在默默变老。

今年整体的时间是会比去年更忙一些,生活作息和规律上没有什么变化,差不多也还是一样的状态,也花了很多时间出去玩耍,把工作外的时间和出去旅行的时间放在一起,或许能勾勒出生活的模样。

  • 日常早上起来在上班之前完成文字性的工作,上下班的路上包括在家里的空闲时间都会听「得到」,晚上睡觉前听「看理想」,「得到」去年的这个时候累计 4700 个小时,今年 5550 个小时,过去这一年「得到」上花了 850 个小时,「看理想」的时间就稍微少了一些,大致只有 200 多小时。

  • 出门旅行的时间应该有超过一个月或者更久,元旦节出去了15天,其余的假期或周末大小旅行加起来应该是超过 20 天,今年整体算是比较少,几个主要的假期都没有出门,五一和国庆都是家里蹲。

  • 今年还完成了一项业余的事情,所以也花了一些时间,至少两个月的每个周末差不多都会有半天被用掉。

如果说今年生活有什么大的变化,可能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是没有的,归纳一下就是个人生活确实是一个较为开心的状态,旅行占了业余时间的 20%,阅读占了业余时间的 20% ,剩下一些零零种种的时间,也不算是有大的悲伤,至少今天(本文写作之时)想起来的难过都没有,总体上从时间范畴来说还是较为日常,本质上生活状态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今年感觉失眠的次数会比去年略微多了一些,不知道是因为身体的变化还是因为心理的变化,可能这一年确实经历了一些事情,虽然不太可能会被写出来,但确实是发生了。

记忆力的下降

以前是一个对时间和数字很敏感的人,敏感到我能记清楚第一次跟一个人吃饭见面的时间精确到秒,很多记忆都能如数家珍,好像写在脑子里一样,但最近几年已经不敢这么去评价自己了,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当然还是记得,但已然精确不到秒,有时候翻看过往的内容,有很多细节你看到记录了都想不起来当时的细节是什么,而且翻一翻历史的时候又会觉得很多你当时觉得一定不会忘记的东西,今天一点印象都没有。

大脑的容量是无限的,但是选择性的记忆是有限的,总有一些你不知不觉就丢掉了回忆,和不知不觉就想不起来的东西。甚至如果你不写下来可能你都不记得发生过。所以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接受自己记忆力的不行,不靠强行记忆,靠更多的笔记,更多的外部方式来辅助记忆,大脑会忘记的东西,数字存储不会忘记,大脑选择遗忘的东西要数字存储来记得曾经发生过,存储的意义不在于对自己,甚至也不在于对后人,记录曾经存在这件事情本身对于一个普通的个体来说,就已然是一个重要的事。

心力

心力是过去这几年一直存在但却很少会主动提及的因素,很多东西在你意识到重要的时候,可能是已经不再拥有了,但我想了一下,这可能是我这些年受益最大的一部分,所以单独记录下来。

对我来说,心力为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身体状态,身体状态好就意味着有一个很好的基底去面对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样的个体工作五小时还很有能量和工作两小时就累了,最后的结果很显是不一样的,所以身体状态是心力的基础。

  • 第二部分是精神状态,在身体好的情况下,精神状态就会变得很好,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工作之外的事情,或者有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工作之外的生活而不会被工作掏空。客观来说我的工作算是比较忙碌,但在工作里没有被掏空的感觉,对工作的状态都属于是一切可控,(可能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管理自己),能够明确的交付结果和目标,不会被日常的繁琐影响,这可能也是我工作状态下会轻松一些的原因。

  • 第三部分是心力的产生,如果你的身体好,精神状态好,那自然就会有很强的心力去面对所有的日常,不管是困难的还是简单的,大部分的事情在你的脑海里就会变成时间效率和成本以及最终的效果评价,这一点是过去这些年最受益的地方,即便经历过很多困难,但是当所有的问题在你这里,都只是解决方案效率和成本的时候,很多问题也就没有那么复杂了。

当然很多时候这也可能只是自己的自我安慰,有很多问题确实也是困难的,但还没有面对过会觉得完全没有办法或者束手无策的问题,在未来的很多年也依然会想办法去增强自己的心力,很难具体地说心力代表的是什么,只是非常确定的知道经历过的一些状况,当时不觉得困难,事后也不觉得困难,但是如果以一个第三视角来评估,确实还是困难的,从这个维度来说,也还算是幸运。

没有遗憾

感情里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遗憾,两个相互喜欢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走在一起,才算得上是遗憾,可能以前会为很多外部因素所困扰,而当所有的外部因素都没有困扰的时候,唯一要听的就是自己的内心。

并不是没有遇到有好感的人,也遇到了会想要去了解的人,但这是需要同时发生的,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很多时候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一些执念想要确定一些事情,但是人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也不能骗自己,喜欢和不喜欢是很明确的事情,不要给自己创造假象,更不能因为过往曾经有过遗憾,就试图抓住可能会错过的人。时间不对,时机不对,状态不对,都是客观会带来一定问题的。

心态越来越平和,自然也越来越尊重内心,有时候会回看情感历程,但大部分时候不会后悔,过往的很多美好和瞬间,在那个时候已经给予生命足够的温暖,可能在那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不完美也是人生的常态,并且大部分的时候是要接受的,我从不害怕问题,我只是害怕假象。

我们总在面对自己,但也希望面对彼此,没有可以面对的人,你想经历遗憾却没有机会,会不会也算是遗憾呢。

值得分享的 200 件事

过去一年有很多事情值得分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200是个概数,要是都能够写出来的话,有很多真的很有意思(付费阅读),当然除了很有意思这个层面,也有很多情绪性和实时性的东西,不过比较真实的情况的是好像没有完全分享,去年一年也不声不响做了很多重要的事,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但是能写出来能说出来的只有 10%,剩下的 90% 在发生的过程之后,甚至都没有想要去总结和回顾一下。

有时在经历之后也会挑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分享,博客是一个载体,笔记也是一个载体,假装云淡风轻的样子,实际上的过程只有自己知道,所以有时候也会在想,如果不分享这些记录是不是就没有了,或者在那个瞬间值得留下的东西,其实没有留下。

打开自己

国庆节的时候跟家里打电话,今年一整年父母的顾虑和担心又加重了,也许是因为我真的上了年纪,在他们眼里也是一个老大不小的人了,或者是他们真的觉得我没有进展,已经有一些对我非常底层上的怀疑,所以差不多打完电话的时候我也会有短暂的自我怀疑,当然更多的是自我反省。其实结论都是一样的问题,最近这些年从来没有在情感里主动过哪怕一次。

这十年或者这些年,我甚至都无法定义什么是主动,会不会主动有没有被动,我觉得可能是有的,但是好像对感情诉求是感觉至上,感觉又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你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就是这样很玄妙的东西反而成为了重要的东西。

很少去认识新的人,认识了新的人,又没有开启新的交流,更不会有新的感觉;如果认识了新的人,又有过一些简单的交流,那是会感受到对方是不是有好感的,重点来了,一些简单的交流也要先开始,越不动就越不会主动,越不主动就会保持现状,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死循环,这个循环里没有切入口,而这个切入口一直都应该是自己。

如果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感觉还不错的人,你会想去跟她交流沟通,想各种办法去接近,但今天越来越被动,主要还是性格问题,了解对方的冲动和欲望还是很强烈的,可能会看跟对方所有相关的东西,动态看无数次,打开聊天窗口无数次,实际发消息 0 次。

今年有收到一些好感的表达,除了诚惶诚恐之外也真的表达感激和感谢,可能有时候我的表现过于决绝,并不太会游刃有余的去处理,甚至也没有给一些可能性,那个可能性没有给自己也没有给对方,终其一生我们都希望可以遇见那个对的人,这是我的祝愿。

有一天见了一个朋友,他帮我算命,结果就不说了,我觉得是不太准,但我又期待他能有算得准的地方。

24 岁写给 36 岁

很多年前的今天给自己录过一个视频,当时这个视频导出来的时候有一段损坏了,所以这些年一直也没有打开过,去年找到一个工具把这个视频修好了,从结果来说找回了一些原来的东西。

一直觉得应该是有勇气面对多年前的自己,但是时至今日,几次想完整的看完,但打开就没有继续看下去,即使有勇气面对当年对未来自己的期许,但也总是在害怕或者疑惑,今天的我有没有实现当年的理想和愿望。

今天的状态是不是多年以前想要的状态,主观上这个历史答案是没有的,还没有看在当年那个瞬间怎么定义的自己,但当下的答案是有的,庆幸的是我觉得当下的状态好于理想状态,当然也可能是被动的从经历来说,当年录这段视频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生活会如此丰富和曲折,另外一个维度看起来又像是按部就班,除了没有到点交卷。

因为一些原因,从很小的时候就被当做叔,从个体和精神层面上来说,过早成熟并不是一件坏事,或者成熟不是一件坏事,说不清今天是不是成为了当年想要成为的自己,有一点是确认的,从20多岁到30多岁,人生的定义和目标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衡量体,面对的是新的问题和自己寻找新的答案,从这个视角上来说,成长是有用的,成长也让我有新的体验和机会,当然成长也是有痛苦的,完全不要回避。

即使到了今天,还是不确认我之后什么时候会再打开那段视频,总觉得还没有英雄时刻,还没有到一个自我满意的状态,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面对。

这一岁写给下一岁

  • 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

  •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 更加勇敢

  • 开自己的「粮油店」

  • 对确定性重新定义,寻求局部完整性

后记:

去年生日也写了一篇文章,后来回看多多少少有一点顾影自怜,不是因为内容有什么问题,而是个体意识过于强烈,也都是在关注自己,今年过去又长大了一岁,生活似乎也没有太多变化,但总体倾向性的总结会更开阔了一些,是以之为长大一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