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 11 / 23

人类群星闪耀时和普通人的英雄时刻

  • 背景介绍:

    我们总不时地想象,是否可以拥有这样的一个夜晚:

    众人围坐,灯光温暖,有酒也有音乐。每个人的手中都捧着同一本书,你读几句,我念几行,透过每个人不同的感受,同一本书有了新的定义。通过一本书,让整个夜晚被朗读和倾听所占据。读书,可以是现实生活的堡垒,也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新的桥梁。

    这个冬天,我们决定开始一个尝试,让想象成为可能。

    11月23日,我们将发起一个全新的活动——naive读书夜,以实现我们关于夜晚的美好想象。

  • 每个人都挑了一段自己感触颇多的片段来念,除了书本内容之外,也分享他们的感受,不同年龄和不同阶段带来的感受也不尽相同,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现场,温度来源于每个个体日常里的那些普通和平凡,但在被经典作品触及的瞬间,点亮自我的那一时刻。

  • 有个南方的女生,分享了跟我想要分享的同一部分,前半段她很认真的在念,听得出来她很努力的表达,但节奏时断时续,她突然中断,说我普通话不太好,能不能用粤语,大家一致赞同。于是我第一次听有人用粤语念《人类群星闪耀时》,我听不懂但语调的感觉温婉,能看到她眼神里的真诚,对照着文本理解大意,也是一个很奇妙的体验。

  • 到我分享的时候,我想了想,如果历史都在想要寻找并记录那些群星闪耀时刻的话,我更在意普通人能记住自己的那些时刻,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历史里留下印记,但每个人一定会在自己的人生里留下印记,群星闪耀被时代历史记录,个体闪耀是每个人的英雄时刻。

  • 罗新老师整场都在认真听,极度认真的那种,我看过他写的《漫长的余生》 ,完整的看完了全部。在看的时候在想他是怎么写的,他在这个过程里思考了什么,在书的后记里罗老师写了「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今天我们在讨论群星闪耀的时候,有人在记录普通人的日常,也是一件幸事。

  • 整场对自己的感受一如日常,一直是那个坐在角落里的人,静静旁观这个世界,为他们鼓掌。

最后,分享我在现场读的那一段:

六年,那些被忘掉的电缆无用地躺在海底;六年,那旧日冰冷的沉默横在两块大陆之间,而它们之间曾经有过那么一个短暂时刻,脉搏紧密相连地跳动。欧洲和美洲曾经彼此靠近得能听到对方的呼吸,这种密切持续的长度是一百句话左右,现在又如千年以前一样,被不可战胜的距离分隔开来。十九世纪最大胆的计划,在昨天曾经几乎变成了现实,而现在又成了一个传说、一个神话。

当然没有人会考虑,重新去做这个成功了一半的行动。可怕的失败让一切力量都瘫垮了,让所有的兴奋都窒息了。在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的内战转移了人们对这一设想的兴趣;在英国,委员会还不时地开会,但是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才费力地给出了一个内容单薄的判断:原则上海底电缆是可行的。从这种学术上的鉴定到实际的行动之间,是一条没人想去走的路。六年的时间,所有的相关工作都停止了,如同海底那些被遗忘的电缆一样。

一些后记:

  • 今天可能是北京最近最冷的一天,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感觉我的风衣已经不保暖了。

  • 结束的时候没有跟罗新老师合影,走的时候有点后悔;

  • 读书会还遇到了一个以前认识的人,此前只见过一次,小哥从雄安开完会就直接过来了,我们都没有认出对方,只是结束拉群发照片的时候发现也在,然后迅速的打了个招呼,觉得非常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