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06 / 30

六月来信:对生活抱有一丝温柔

路过大雨过后的点滴

六月下了几场雨,下完雨的天气就很像贵州,不管是吹进来的风还是气息,我常常想起小时候坐在奶奶家院子里,一旦下雨,门前流过的河水就会变黄,变得咆哮,水褪去之后又会去河边,但也没有捡到过什么东西,却总是想到他带来的一些东西。

这些年似乎不记得雨季有什么深刻的印象,甚至都忘记了这个季节该种什么农作物,又会有什么应季的食品,也不再有对季节的明确感知,不确认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我总是下雨的时候能找到一丝慰藉,哪怕那个慰藉是虚无缥缈的,是看起来没有来由的,也许是给自己赋予的。

与其说是我看到了贵州的天气,不管是天气还是蝉鸣,又不如说可能乡愁更为准确一些,我有时觉得自己被困住,不是被困在雨里,而是一些若有若无的执念,常常在你大雨过后,路过的点滴里。

张雨生和陶晶莹

6月很多时间花在了追剧上,追了很多过去看过一遍又一遍的剧,就是半途而废的开始,半途而废的追,看着看着就看没了,又开始看另一个剧,看着看着又找回去,陆陆续续看了很多,我的一部分瞌睡一定程度上是由这些剧贡献的,我也在很多时候回忆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在想些什么,不管记忆是怎么想,不管你再看第几遍,似乎感受都只在一遍一遍加深,我不想用怀旧来形容这个过程,但这是否确实是怀旧本身呢?

有一天在路上听到了张雨生和陶晶莹合作版本的「我期待」,似乎觉得自己出现了一些错觉,印象里他们俩不算是一个时代的歌手,或者没有合作记录。找这首歌的历史和背景,后来发现这是穿越时空的合作,唱片公司在张雨生的版本里,用技术把陶晶莹的部分合成进去了,我不知道那时候做这件事情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是两个音轨一起剪辑合成还是如何处理,只是听起来的感受确实又不太一样,也许像穿越时空的对话,想起最近有一些 AI 技术让老照片动起来,通过技术还原照片拍摄的那个过程,人工智能如此之发达的今天,让张雨生重新出现在屏幕上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些让回忆动起来的画面,技术的温情和价值,是在不经意间体现的,又或者,技术普惠对于普通人来说,会更有意义一些。

带着二胡出差

朋友来北京出差,约了海南大厦的海南食府,在北京这么多年吃过很多海南菜的餐厅,但唯独没有去过海南驻京办,进去的时候不说服装是不是穿了海南特色的服装,服务员一开口,那个味道你就知道很纯正,这里算是来对了。

吃了椰子鸡火锅,还加了一个拌粉,几乎吃不出来跟在海南吃的有什么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来这里的食客似乎也多多少少有点海南的味道,听他们用海南话聊天,恍惚间你也分不清楚你是在北京还是在海南。

听朋友聊了很多故事,也聊了很多往事,好像天南海北的这些年大家变化都很大,原来在学校的时候一直觉得还是个小朋友,但今天看起来有了一点点中年男人的样子,当年我还是个小伙子,现在我也真的快到中年了。

聊天内容非常的生活和日常,很多年没见面大家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多变化,老友的好处就是你没有任何需要熟悉和客套的地方,就平静聊过往的生活,也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感觉有些情感基础在学校的那些年就已经奠定了,往后的这些年里每次见面都会觉得亲切,这些亲切一部分来源于历史的积累,一部分来源于生活的本身。帮他拎行李送他上车的时候,行李箱挂着一个长盒子,跟我说是二胡,由于出差确实无聊,所以背着二胡拉一拉,也算是一些乐趣,我觉得在家拉二胡是很合理的,但出差的时候还带着,确实让我有新的感受,生活总有很多不如意,也还是有很多困难,也听了很多今天生活面对的问题,但总觉得他还是乐观的,不管他如何抱怨不如意,但对生活抱有一丝温柔。

一些合理的错过

六月参与围观了一些交易,一些跟我有关一些跟我无关,总在一些输入和输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有时告诉自己这是一些过程,即是学习也是体验,有一些也在自己的理解范畴。过去很多年看过很多交易,不管是主导还是参与,心态也都是很平和,但是到一些真正跟自己完全相关的时候,总是在想做些什么事情来记住一些时刻。

当然,由于确实不是一个能很快做决定的事情,甚至也不能归类为柴米油盐的行列,即便这两个月做了很多准备和努力,也总还是对结果不确定的,我不知道大部分人面对这样的时刻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也看过很多类似的记录,总觉得普通人其实还是在意的,包括我也是在意的,在开启之前也有疑惑,不过幸运的是,开始之后,得到了来自家人的支持,心里有了许多底气,这些底气来源于一些爱和感动。

虽然还在进程之中,在开始也不一定会结束,也有一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