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 03 / 31

三月来信:春天花会开

跟散步相关的事

进入三月,天气慢慢好了起来,没有刺骨的寒冷,虽然很意外的有一天还下了大雪,但暖和之后,出门的阻力会变小,生活的半径就变大了。

有一天外地的朋友来北京,约在了家附近的一个家常菜餐厅,排队情况超过我的想象,当然好吃是真的好吃,就是很普通的菜也做得色香味俱全,你能知道这完全不是预制菜,后来一刷点评,才发现点评上有很多附近的美食指南,告诉我谁谁谁曾经来过或者打卡过的店,不同种类和菜系选项都非常丰富,但还没有来得及去吃过。

和朋友吃完饭又在附近溜达了一下,算是开启了这个春天的散步之旅,朋友每年两会都会来北京出差,我也会经常去深圳,但这十年很神奇的是阴差阳错从来没有在北京见过,都不知道缺失的是这几年,还是这些年,我也无法分辨这算不算是沉默的附近和熟悉的远方。

三月有很多天晚上都走了很多路,一小时两小时,一圈两圈,附近和远方,走路去朝阳公园也成了日常的事,抛开花粉不说朝阳公园的夜景似乎也有一些能看见的璀璨灯光,有时走过以前经常来踢球的场地也会梦回十年前的光景,再往之前的记忆就是索尼探梦了。

一定意义上附近生活的丰富度大于我可以触摸到的边界程度,我也能在很多时候从走出家门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家附近的生活,如果天气好了起来,我会拥有更多附近的生活。

植物的生活投射

过完年回北京之后,可能因为之前电商推的都是装修,之后开始给我推植物,所以陆陆续续买了一些植物寄到家里来。

北京的春天也依然干燥,每天早上起来和睡前的第一件事情都有可能会去浇花,有时候甚至在吃过饭收拾厨房的时候,也会顺便把花浇一遍,好像经过了这一两个月,他们都慢慢好了起来,所有新到的植物都适应了家里的环境,正在疯狂生长,长了新芽,开了花,就是一些春天的迹象。

植物的一些确定性是只要你足够有耐心细心,它会给你一些美和生命力,养最久的植物是一盆发财树,从 17 年养到今天,中途搬过两次家也都带着,他依然生机勃勃,任何一个事物只要你足够耐心细心投入时间,你总会得到反馈,这个过程你在投入时间,时间也在投入你。

微信没有 DAU

DAU 的 全称是 Daily Active Users,主要用来评价产品的用户活跃情况,工作场景里沟通几乎都在飞书,生活场景的沟通大部分在微信,想起这个,是因为最近翻看了一些以往的聊天记录,如果时间阶段足够长,那么实际上你的生活关键词是由你的日常对话组成的,更想的是能够把过往的聊天内容全部导出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知道自己在每个阶段人生的关键词是什么,这个数据量应该不是很大,但我最近没有来得及弄,所以就找了一些有聊天记录的人来翻历史。但是,我的微信似乎没有日活用户,99% 是沉默的通讯录,0.99% 是月活用户或者周活用户,没有日活用户。

很熟悉的朋友聊天没有很密集,偶尔说一两句话好像也不会影响感情的淡薄,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基本上也不会聊天,微信里大部分人也都可能是陌生人,偶尔一些 NPC 用户发过来的消息要么是工作要么是任务,甚至一定程度上微信也大部分都是工作消息了,抽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去回复所有的工作消息,然后沟通就成了自我对话。

想了一下,大部分的生活好像都在自循环,或者有自己独立的体系,没有主动找过别人聊天,也没有主动向别人求助过,甚至也不怎么在群里说话,对于 i 人来说,不熟悉怎么聊天和不聊天怎么熟悉,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最后干脆就都不聊天了,聊天完全变成了一件被动的事情。

但是非常遗憾,一个正常的人需要有微信日活用户。

过敏和人世间

北京的春天逃不开的一定是过敏,漫天飞舞的花粉让人窒息,最近几年似乎已经是习惯了,身体没有明显的排斥反应,但是强烈换季的这几天,每天早上还是会因为喉咙干痒疼醒,从起床到上班前的这几个小时就会开始怀疑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生活,但是一旦开始工作,这个症状就消失了,前后要持续一周,不知道是早起吃的过敏药物起效还是工作让人忘记痛苦。

家附近有很多赏花的地方,三月的山桃花也正是艳丽的时候,社交媒体能看到附近的打卡景象,花期又短而美好易逝,原本的计划里在三月强烈换季的时候,是要逃离北京去南方生活的,但是真的到这个月的时候,逃离的又不仅仅是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不是山河湖海,走过路过,就一定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