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 07 / 05

朋友圈,红点习惯与社交流

关闭的朋友圈与关闭的生活

两周以前,因为一个很小的原因,看了某本写社交网络的书,某种心境下,悄悄的,毫无征兆的,把朋友圈关闭。

微信的所谓关闭朋友圈并不是朋友圈从你的微信里消失,只是功能模块隐藏,但是朋友圈的内容模块还在,你曾经发过的内容在你的时间线里依旧还在,对于别人来说也不会有任何异样,只是在你的微信界面里找不到朋友圈入口。

你无法再从一个统一界面去看到朋友圈,信息节点分散在每个人的微信里,如果你想要看某个好友的朋友圈,只能从单一个用户的个人界面点进去, 朋友圈从一个时间流变成了空间流,没有了时间流就不会存在信息通道的作用,自然也不会有刷的这个概念。

红点习惯和时间

在朋友圈按钮还存在的时候,基于微信的产品设计,常常会有红点提示有新的朋友圈更新,无论是有空还是没空的时候,当你停留在微信界面里时,会时不时忍不住去点开来看看,这变成一个红点习惯,更有甚者,红点会引起焦虑,时时刻刻想要去点开朋友圈来消除红点,消除焦虑。

关闭朋友圈之后最明显的一个感受是没有红点焦虑,红点在功能模块里被隐起来之后,就不会有点开的冲动,自然也不会有红点的焦虑。

在不刷朋友圈之后,第一个明显的感受是时间多了,此前没有做过细致统计在微信里都有多少时间是留在朋友圈的,但明确知道的是无论是在你习惯不习惯,自然不自然都会下意识去点开朋友圈,看朋友圈的时候其实大部分时间应该都是消耗掉了,而这一部分时间理论上并没有产生实际价值,除去朋友圈的这部分时间,在微信里的时间也会大幅度减少了,主要通讯功能都在桌面客户端完成了,所以就会感觉时间多了起来。

朋友和社交

关闭朋友圈的头两天应该是不太习惯,可能也跟个人的感觉有关。平时可能相对会稍忙一些,所以微信基本就变成了一个沟通工具,主要用来沟通工作。微信的社交属性在我的使用场景里是并不明显,除了交流之外,我很少用微信来社交,更多的是承担了一个通讯工具的角色,但关闭朋友圈之后,我发现这个唯一的社交通道也没了。

微信开始普及的这些年里,朋友圈变成了一个万花筒,大部分用户的动态都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无论是心情经历感受记录;朋友圈变成了一个面向世界的情感传声筒,也让很多原本没有数字社交需求的人拥有了相对的社交载体,更有甚者变成了一个记录的工具,和数字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在朋友圈里呈现,而在所有人都把它当社交工具和入口的时候,你把它关闭了,原本的一个社交通道,断了。

以前我不是一个特别爱刷朋友圈的人,不是一个点赞达人,更不是一个互动小能手,理论上关闭朋友圈对我的影响不会太大,但自从没有这个通道之后,你才会意识到你对社交的焦虑和不安,你想不起来有什么是不可或缺的,能够主动去看一定要看的朋友圈越来越少,获得的社交动态几乎变成了零。

本来就没有什么人记得你,互动之外,就更没有人记得你了,尤其在某些特殊的时间段,所以关闭朋友圈,对于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不知道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

时间流,信息流

除了社交和时间之外,关闭朋友圈的第三大冲击应该是信息。从新闻时代到社交媒体时代,再到朋友圈时代,信息的载体一直在发生变化,尤其是你处在信息洪流之中的时候,从信息高地到大众认知,朋友圈还是一个最有效的信息通道,很多媒体的信息来源,很多公开非公开回应,除了微博和官方新闻稿之外,朋友圈是一个新的信源集散地,那些生活在新闻里的人物,也可能生活在你的朋友圈。

关闭朋友圈不会让我觉得错过了很多重要的大事,真正重要的新闻你总不会错过,总会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你的信息通道里,或早或晚都会呈现,并不会缺失。但可能错过的是时时的参与感,在信息变成新闻之前,一定会有一个发酵酝酿甚至梳理的过程。在过去,你明显的能感受到很多碎片,一条信息或者一个事件在你的朋友圈里发出来,你知道下一个秒会变成热点,你可能会参与这个进程。但现在,从一个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变成了一个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终于,你变成一个看客。那种感觉就就象是,从从涉水的人变成了岸边的人。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对这个阶段的我来说,不是。

关了又开

两周过去,我还是把朋友圈打开了,一些跟工作相关的东西不得不发,朋友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通道,我还是要在河里,不是岸边。

不发朋友圈,不发微博,不发推特,好像也没有失去什么,但我意识到的是另一件事情:我原来从来都不是一个社交主动型的人,这在过去的某些时候我一直觉得是件好事,但现在呢?没有朋友圈的入口,你只能通过对应的个人头像去翻最近的动态,这在某种情况下确实是一个莫大的难题,因为此时,你需要真正面对的,是自己的内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悲伤的事情,就是关闭了朋友圈又回来之后,你的世界和你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没有更好,也可能没有更糟,但是关闭了两周,没有人问一句,感觉偶像包袱已经掉了,要知道,以前我可是很红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