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02 / 15

盘州来信 2024

回家了7天,也走走看看了家乡的变化,一些没有实际价值的记录,就当一个时代的小缩影,在普通人身上留下印记。

无法忽视的房子

前几年出门下高铁就是热情的迎接你看房的人群,现在只能看到偶尔有在宣传的展台,但已经没有那么热烈,但那个共同主题「回乡置业」还是在高铁站出站口最显著的位置可以看到,只是换了不同的楼盘名字,无论那个楼盘叫什么,都希望你回家来买房,回来你自己的家。

穿行城市,能看到有一些楼盘陆陆续续在修建状态,但大部分已经不开工了,在售的房子几乎都是现房,有很少很少的期房在售,买房这些事情变成特别实景的,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成交量已经极其萎缩,房价下跌了20%。前几年本地知名度及售价最高的房子已经接近于烂尾,目前属于产权不清晰等待政府接管的状态(一说已经被接管但是拿不出钱来继续)。之前恒大在这边的项目,也最终被政府接盘,无奈进入了保交楼工程,陆陆续续建设又停,所有的风险在化为灾难的那一刹那,无人幸免。

即便总体低迷,也还是会有一些特例,有极个别小区的售卖情况非常的好,通常情况下交房的几年内新房的入住率是很低的,但个别小区新房入住率超过 80%。

从周围人的反馈来看,房子的供应已经接近饱和,打开社交媒体,卖房比买房的要多,而且多很多,而且内容呈现形式跟在北上广深的楼盘销售几乎一样,可能同样的培训机制在这个城市也一样在推行,无非是换成了你更熟悉的方言和语境,这一点上我们丝毫没有和大城市拉开差距。

不过小地方和大城市不同的是,只要年轻人们还渴望结婚生子,买房就还会是一个被考虑的选项,这一代人已经是00年成长起来的,某种情况下他们已经不再需要背负这样的认知和压力,但是由于存在城市发展的代际差,可能有些地方还是会有的,房子对于很多人来说,需要的是一个确定,一份安全感,甚至是一份对于家的渴望。

消费风潮来了

有一天在家,出于好奇打开了瑞幸,发现家附近 100 米的地方就有一家,或者更确切的说他就在我家楼下,大概从我家下楼转两个电梯就到了,在他不远的地方也有一家库迪。在瑞幸的 APP 里搜索,县城不大的区域里竟然有三家瑞幸,三家库迪和一家喜茶,在这里瑞幸离我的距离比在北京离我的距离还要近,一时间有一点恍惚。

下了瑞幸自取订单去看他们的实际状况,一个不大的快取店,门脸不大,但订单量感觉还不错,有人等待也时不时有人来取,保持着平均大概两分钟出一个订单的速度和效率,总体上营业收入应该也还可以,我去的时候应该不算是高峰期,从我的订单号和排队需要的时间来看,一上午差不多有 60 个订单,腊月二十九可能出来喝咖啡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了,不过对于他的人工成本和场地成本来看,场地成本非常低,人工又不贵的情况下,这个地方要盈利还是很容易的。

有一天去另一家开在商场一楼中庭的库迪,他的营业状况看起来更热闹,座位上都坐满了人,中庭店只用搭建一个简易的出餐区域,放几张凳子就开始营业,基本没有任何装修,目测成本也非常的低,但是它的人流量很高,我去的时间靠近下午,已经出了差不多 500 个订单,瑞幸和库迪在这里的售价平均都在9块9,按照这个销售情况的话,盈利应该还是乐观的。

对比瑞幸和库迪,喜茶的价格普遍偏高,至少是他们这两家的两倍以上,我路过的时候店里没有坐满,由于本身也不爱喝,所以就没有去数它的订单量和杯数。

除了瑞幸库迪和喜茶,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奶茶便利店零食专卖店,零食的密度比想象的要高很多,不管新消费是不是要下沉市场,但我确实很明显的有一种全面开花的感觉,基本上能被想到的新消费应该也都在这里发生。当然,星巴克没有,应该短期也不会有。

零食有一个幻觉是因为被拆分成小包装的卖,所以看起来就会更便宜,但实际上如果按照斤来计算的时候单价还是贵的。对于零食其实也已经经历过一轮,去年和前年回来的时候,楼下已经有零食连锁,但它今年已经倒闭了,不知道为什么又还会新开那么多,密度已经快要赶上便利店了。

那么多新消费品牌席卷而来,原本的奶茶店应该会受到一些影响,这些品牌成为了社交的场所,更多的应该提供了社交空间,即便是中堂店也有多人围在一起聊天,我不觉得喝咖啡和喝奶茶有什么不一样,但给他们更多空间去交流总归是好的,唯一的愿望是希望它们能活久一点,我小时候知道可口可乐,但真正喝到可口可乐已经是上高中的时候了。

时代在往前走的时候,不要忘记任何一个人。

在前进还是后退

家乡这几年经济发展是能看得见的,能源型城市有能源做支撑短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长期的产业升级和转移看起来是没有发生的,而且实际问题也非常严重,从产业经济的逻辑来说,几乎看起来都错了,或者都没有结果,大额投下去的农业开发和旅游也看不见实际效果,反而负债累累。

本地的支柱产业这些年发展也非常的缓慢,政府的平台公司债务危机已经连续了好几年,除了交通更发达了之外,真正能看见的发展或者产业经济的发展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极其有限的,还有一个更严重的指标是人口的净流出。以前城市作为云贵交界,有很多云南或者四川的人过来这边做生意,但近几年越来越没有听到类似的声音,反而是越来越多的人离开。

被寄以厚望的旅游产业可能偶尔有一定的收益,但相对于它的投资成本来说完全算不上有回报,大概理解为投 100 块钱赚一块钱,回本遥遥无期。消费和旅游本身的需求逻辑还是在的,但并不确定这个关键环节卡在了哪里,生活便利性是被实打实的提升了,花钱的便利性完全不亚于大城市,只是赚钱的速度,就完全没有数据来源了。

基建一直在发生,基建也一直没停,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长期体系性的投入,只是投入后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可能民生的感受上更好了一些,但对于整个产业发展来说未必是一件正确的事情,DD 作为平台公司最大的债务方,现在基本上属于停止贷款的状态,政府面临的问题除了债务之外还有更多产业升级的状况,而且很多恶性竞争不良竞争时常能听见,一个产业不具体举例稍有发展就一窝蜂的去做,几乎每个委办局的平台公司都想来做一下这个生意,你觉得很离谱,但他确实发生。

你看到的状况是不乐观的,但该发生的依然还在发生,你几度想要解决问题,实际上却解决不了什么,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命运,我们的交集就在这七天一瞬间的感受,然后各自离开远去。

社交媒体上的家乡是附近,是遥远的生活

最近几年还有一个习惯是回来会常常看社交媒体上对于家乡的变化,不管是身边人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还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跟故乡相关的内容。在微博时代。似乎是不怎么经常能看见家乡的人在用的,但是如今抖音快手小红书视频号,甚至包括大众点评,社会化的营销方式今天也依然在持续,并且看起来愈演愈烈,所有在大城市一线城市发生的的内容在这边同步也发生,在你的位置附近都能看到很多本地的内容,本地化(方言)的风格,更熟悉的表达语境,有意思的有意义的都会被放在社交媒体上,影响并记录着你周围的生活。

小红书上的家乡打卡这个关键词会经常出现,有时图片让你怀疑会不会是真的故乡,家楼下就有一个号称网红楼梯的地方,要不是每天都从那里经过,真的怀疑是我出了问题,果然平台承不欺我,在哪推的都是「假」图,你在北京被骗,你回来还一样被骗。

点评上的家乡基本以团购为主,大部分分享的内容也会带着店铺的优惠信息,以前回来吃饭的时候,很少会遇到说你在点评上给我个好评,送你个饮料什么的,这次回来还是遇到了一些商家会这么操作。

抖音和快手上的家乡,看不出什么分别,很多人都把抖音和快手当作朋友圈来用,也会在上面沟通和交流,而且在这里拍抖音是一项娱乐活动,中老年们都会约一起出去拍抖音,普遍的黏性和使用时长也都非常的高,至于年轻人们的内容反而不是很普遍,至少在创作欲望上面看起来还是不高的。

视频号里也有家乡,由于微信承载着社交圈子,所以视频号也承载了个人品牌,有一些需要强内容展现的,比如说卖车卖房或者店铺之类的,不管什么内容都会拍个视频号发一发,可能真实感有时候会显得更重要一些,甚至看起来还在持续增长。

和看不到的危机不同,社交媒体的故乡可能是唯一能看到欣欣向荣的地方,如果不能生活在新闻联播里,可以生活在社交媒体上也是美好的愿望,时不时刷一刷附近的生活,你熟悉的通道和途径也在影响着你,只是不知道他如何影响着未来。

但你希望他有美好的未来。